首页 {{item.columnName}}
藏族丧葬文化 别以为藏族人都是天葬
2016-05-23 07:57:48
来源:
甘孜新闻网
阅读数:
6843次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丧葬文化,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中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其涵盖内容涉及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由此而延伸展开形成了诸如临终关怀、遗嘱文化、死亡教育、死亡观念、殡仪习俗、丧仪文化、葬文化、祭祀文化、葬仪经济、殡葬科技以及其它有关活动等。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四种藏民族独特的丧葬习俗。

天葬

天葬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葬俗。在远古的西藏社会,曾经出现过“原始天葬”或“自然天葬”。根据一些藏族历史文献的记载,藏族天葬习俗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以前。据《红史》记载:古代苯教把世界划分为天、地、地下三个部分,其中天神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吐蕃的第一代赞普和他以后的六个赞普都是顺着天梯降到人间的天神之子,并且都是在完成天神授意的人间事业之后,又顺着天梯回到天上,这就是历史上说记载的“天墀七王”。天葬之说也就被人们宣扬得更加神秘了。

天葬的实行与藏传佛教的兴起及印度文化的输入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学者根据汉文史籍《大唐西域记》中关于天竺(古印度)有“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三日野葬,弃林饮兽”风俗的记载,认为西藏所行之天葬风俗源于印度古代的“林葬”、“野葬”。而不是藏民族祖宗传承的本土仪式。在藏文史籍中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并明确地说天葬之俗是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由在藏区创立希解和觉宇两教派的著名印度僧人唐巴桑杰带来的。据说他在西藏传法时,大力提倡这种葬俗,并亲自到天葬台为死者超度。由于佛教徒们认为把遗体献给鹰,这是一种功德,能赎回生前罪孽,且利于灵魂转世,因而认同了这一葬法,逐渐在藏区流行成为一种风俗。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西藏一年内大部分时间为冻土层,坚硬难掘且又因树木稀少难以棺葬,便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天葬形式。另一种更为可信的说法是天葬与佛教教义相吻合。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布施中的最高境界就是舍身,佛经中就有“舍身饲虎”的动人故事,况且,按照佛教教义,人死之后,灵魂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尸体就成了无用的皮囊,死后将尸体喂鹰,也算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行。

天葬台呈长方形,东西朝向,由一块块厚实的长条形方正花岗石毛坯垒成,西侧有一根碗口粗的石柱,石柱上系着一条哈达,大概是固定死者头颅之用。东侧并列着两块高出天葬台基座约50厘米的大石头,其中一块石头上还置有一把斧子,西侧山坡上散放着尖刀、利刃之类,是天葬师行天葬时用的工具,开葬台上血迹斑斑,透着几分阴森。

到了天葬台,见天葬师首先用随身携带的牛粪生火,火燃着后敷上糌粑,青烟袅袅,直上云天。之后,天葬师盘腿而坐,诵念超度经文,手摇卜朗鼓,吹起人骨做的号子,伏于周围群山之中的鹰鹫得到鼓号声,便纷纷腾空,盘旋于天葬台的上空,陆续降落在天葬师周围,围成一个圆圈,静静地注视天葬师的一举一动。

天葬开始后,天葬师打开裹尸包,将尸体脸朝下置于天葬台上,头部用哈达固定在石柱上。第一刀落在背上,先竖三刀,后横三刀,意思是:“安息吧”接着肢解四肢,割成小块,取出内脏,待这些处理停当,天葬师就向周围的鹰示意。得到天葬师的招呼,鹰鹫纷纷上前,不多时,所有的肌肉和内脏都被子吃得干干净净。天葬师再把余下的骨头砸碎后,拌以糌粑,捍成团团,再把地上的血水粘干,然后扔给鹰鹫,直到没有一点遗漏。做完这一切,天葬师就到山下去洗手和刀具,整个天葬过程宣告结束。

树葬

在藏族的一些地区人民可以看到一些三河交汇处岸边的树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小箱子,这些箱子顺着树干被捆绑着,长短在50厘米到80厘米,形状各异,却都封了口。有的一棵树上挂着45个小木箱,有的只有12个,形似养蜂人搭建的蜂箱。这就是树葬。

早先的丧葬是用木箱的,到了现在,也有改用塑料箱或塑料桶了,有的甚至用一个结实的布袋捆在树梢上。

未满13岁的孩子夭折了,家人就会将孩子的尸体摆成胎儿蜷缩的姿势,装入桦树皮桶或小木箱内,由喇嘛择日悬挂于两河交汇处的茂密树林中。树葬的地点选择非常严格,一是在丁字路口或十字路口,二是两河或多河交汇处,三是选择的树木必须生长在十字路口或两河交汇处中心的草坝上,树必须粗壮高大,枝繁叶茂。

如果家里幼儿死亡率高,人们就把木箱挂在高处,女婴死后一般挂在树的最下端,有的则将尸体火化后装入泥罐内再悬挂于杉树上。这种做法在我们看来难以接受,可是对当地人来说,却象征着对亡灵的深切的爱,与家族兴旺的期盼。他们认为,树葬能让死去的孩子经常有人陪伴,河流就是母亲的乳汁,源源不断地流进孩子的心田,如同回到母亲的怀抱,能够早日投胎升天,也防止下一个孩子再遭遇不测。

水葬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在藏区,不少地方除了以上因素外,在观念深处水葬和远古苯教有很多相似的观点。把尸体抛入水中喂鱼,正是对河神的祭祀。在传说故事中的河婆吃人,要求每年定期给河婆抛入童男童女以防河水泛滥成灾是同样的祭祀河神的例子。水葬的形成主要是宗教的因素,后来佛教的传人和本教的某些理论又有相同之处,便将其保存下来。

在一些藏族地区,人们会对患传染病而死的人行水葬。用牛将尸体驮至江边,先由喇嘛念经敲鼓,超度亡灵。水葬台一般设在江边的一处高岸上或水葬台前的灌木丛林上,人死后,便被搬到了这江边的高岸上,然后把尸体投入江中水葬。水葬有全尸与分尸之别,有的把尸体捆成一团,装入木盆等物中抛入大江,有的把尸体碎裂,扔到江里。在喇嘛的祈祷声中,尸体被一块块解割下来了,然后丢进这滔滔江水里。鱼们便蜂拥而至,聚集到这水葬台前来抢食。

塔葬

塔葬是中国藏族的葬仪风俗之一,是藏族中最为高贵、最高待遇与最高规格的一种葬式,其又称灵塔葬。当高僧/活佛圆寂后,把遗体内脏经口或肛门取出,再以香料处理,然后根据地位供奉于金、银、铜、木或泥制的灵塔内。

塔葬,就是将高僧活佛的尸骨放在塔内。藏传佛教的习俗只有高僧活佛圆寂,才有资格塔葬,而一般僧人乃至小活佛,只能火葬或天葬,这已成为定俗。

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古格王意希沃和米拉日巴的老师玛尔巴、宗喀巴以及贡嘎王依切尔等人的遗体都采用此葬法。17世纪90年代,五世达赖死后,开始在拉萨布达拉宫修建“灵塔殿”和佛堂。殿堂分3层,墙上绘有死者生前活动情况的壁画。“灵塔”由“塔座”、 “塔瓶”、“塔顶”组成。 用红硬木制做,表面用黄金片包裹,镶嵌珠玉,极为奢侈华丽。后来又在此灵塔殿旁相继建造七世至十三世达赖的灵塔殿,规模大小不一。1936年所建十三世达赖的灵塔殿,是西藏最晚的一座塔葬建筑。

很早以前,高僧活佛圆寂后,先将尸体火化,然后将遗骸塔葬。据说释迦牟尼圆寂后,他的弟子们火化了释迦牟尼的尸体,结成了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而击之不碎的五色珠子,称为舍利子。藏语称为“仁塞”,意为永存之物。并把它分别埋在“八大灵塔”中供奉。由于佛教信徒对释迦牟尼佛崇拜,不能向其真身膜拜,便转向膜拜埋葬佛的遗骸的塔,以表示自己的虔诚和信仰,这类塔叫做“灵骨塔”。通称“佛塔”。佛教信徒把舍利塔看成是佛所在的塔,后阿育王兴佛,造八万四千座塔,成一时之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